首页  中心概况  政策文件  人才队伍  人才培养  科研平台  科研成果  科技交流 
人才队伍     
 方向带头人 
 高层次人才 
 访问学者 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人才队伍 > 高层次人才
高层次人才
高层次人才/研发骨干

(1)高效低碳炼铁工艺理论与新技术研究

杨佳龙,男,教授,2005年于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。1990至2013年任武汉钢铁公司炼铁厂工长、首席工程师、技术专家,2013年10月到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任教,主要从事炼铁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。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马钢、涟钢等横向课题10余项,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,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理事。

王  平,安徽工业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,宝钢兼职教授。2001年前在马钢工作,先后担任高炉工长、炉长和炼铁车间主任等职。发表SCI/EI论文50余篇,出专著一部,主持和参与国家科学自然基金课题4项、企业科研课题40余项,从事高炉炼铁研究。先后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、安徽省五四青年奖章、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、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和中国冶金教育年度杰出人物奖。

魏汝飞,加拿大WesternUniversity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,现为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安徽工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。主要从事低碳炼铁研究,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,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、加拿大自然科学和工程研究会基金1项,发表学术论文40篇,中科院一区论文5篇,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0.093,申请专利10项。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。

(2)洁净钢冶炼与智能冶金新技术  

范鼎东,安徽工业大学特聘教授,2002年至2010年,担任安徽省金属学会炼钢技术委员会主任。曾在钢厂担任12年总工程师,长期从事工艺技术研究,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和工程实践经验。先后获得多项国家、省部级以及市级技术进步奖,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,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两项、三等奖两项、四等奖一项,安徽省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、三等奖一项、四等奖一项。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。

周  俐:女,教授,硕士生导师,全国电炉特殊钢冶炼学术委员会委员。多年来一直从事冶金传输理论、冶金反应工程、冶金过程仿真、冶金炉窑长寿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。先后参与并主持8项国家级科研课题、40余项钢铁企业的科研合作项目,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、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。累计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参编出版2本专著。

孔  辉,博士,教授,博导。2007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学位,随后进入安徽工业大学冶金与资源学院任教,从事钢铁冶金研究工作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,省部级项目5项,参与校企合作项目10余项。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10余篇,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。主持安徽省重大教改课题一项,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。

岳  强,博士、教授、博导。2009年东北大学钢铁冶金专业博士毕业,同年到安徽工业大学工作,主要研究方向为:(1)连铸中间包电磁感应加热及结晶器电磁搅拌;(2)连铸工艺优化及仿真;(3)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去除等洁净钢冶炼。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,其中SCI 10篇,EI5篇。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;授权发明专利3项,主持横向科研课题5项,参与完成横向课题多项。


(3)冶金过程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关键技术研究


春铁军,副教授,博导。2014年获中南大学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(CSIRO)联合培养冶金工程博士学位。2014年以“青年英才”形式进入安徽工业大学工作。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、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及校企合作项目5项。目前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申请发明专利7项,授权发明专利7项;荣获第四届“全国高校冶金院长奖”。

阮志勇,博士,教授级高工,现任柳钢集团技术中心主任,党委副书记;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固废资源利用分会委员,广西发展战略研究会专家;中南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兼职指导老师,安徽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企业导师。发表论文20余篇,授权专利10余项,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(第一完成人1项)。

高志芳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博士,主要研究方向为燃烧节能减排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,安徽省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项,产学研合作项目3项,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、参与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,企业委托项目8项,发明专利6项,发表论文30余篇,其中SCI、EI收录10余篇。

余正伟,博士,讲师。2016年获得中南大学冶金工程钢铁冶金专业博士学位。自2016年6月起进入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任教,从事钢铁冶金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。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、校企合作项目10余项,博士论文研究课题—铁矿粉复合造块法,获2014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。发表SCI、EI论文8篇,申请发明专利12项,授权8项。


(4)电子废弃物资源无害化及稀贵元素高效提取关键技术


童碧海,男,博士,副教授。200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,获工学博士学位。已主持完成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一项,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、校优秀青年基金一项。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。发表论文40余篇,其中SCI、EI收录30余篇。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,已获权8项。

赵  卓,男,中共党员,教授,硕士生导师,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访问学者。1998-2010年就读于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,分别获得有色金属冶金学士、硕士、博士学位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,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(重点)项目1项,企业产学研项目10项;发表论文30余篇,SCI/EI收录20余篇;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。

华中胜,男,副教授。1983年生,2011年毕业于东北大学,获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博士学位。2011年7月进入安徽工业大学冶金与资源学院任教,从事有色金属冶金教学研究工作。目前发表论文30余篇,参与编写英文教材1部,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,已授权1项。

樊友奇,副教授。2003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工程专业(学士),2006年获得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硕士学位,2009年获得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博士学位。自2010年3月起进入安徽工业大学冶金与资源学院任教,从事有色金属冶金教学研究工作。2014年11月进入中国五矿集团长沙矿冶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从事研究工作。目前发表论文20余篇,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,已授权2项。


(5)冶金固/危废资源无害化与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


胡义明,男,博士,教授,硕士生导师,国务院特贴专家。先后主持参加了国家科技支撑4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、科技部院所基金项目1项、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、以及国内外企业委托项目60余项。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、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特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各1项,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,中国冶金矿山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,以及其它各类科技进步奖多项。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获得国家授权专利5项。

张永柱,1983年7月毕业于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,1992年7月于中南大学获冶金工程博士学位,1993年EU欧盟-欧共体Univ. of Lisboa大学博士后,1995年加拿大Univ. of Toronto大学博士后。主要研究方向为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、清洁冶金环保及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。曾主持4家加拿大大型企业的技术发展,并研究开发出多项绿色冶炼分离新技术,在工业上得到大量应用。精通冶金及石油开发,冶金工厂设计、生产管理及冶金过程软件开发,在国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,出版专著1部。

李灿华,教授,教授,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。主要从事于生态安全与环境危害控制、绿色冶金与增殖冶金、尾矿资源化利用与生态修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。主持湖北省武汉市重大成果转化项目1项,武汉钢铁集团重大科技专项1项,主持校企合作项目5项。目前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,出版专著《钢渣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》1部;已授权专利33项;获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,三等奖1项,市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。主持或制订行业标准3项,参编国家标准1项。   

武杏荣,博士,教授。2007年3月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毕业,研究生学历,博士学位。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、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研究。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,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(KJ2009A69);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科技部863项目、地方及企业委托的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。公开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(SCI、EI收录15篇以上),申请发明专利7项(其中获批5项),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、三等奖各1项。


版权所有:冶金资源洁净高效利用省级协同创新中心
技术支持: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管理中心